智能问答

    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切实提升统计服务效能

    时 间: 2024-06-25 16:00 至 17:30

    访谈嘉宾: 李    明、张    阳、程    潇、朱    斌

    访谈摘要: 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业经济、项目投资、农业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问题。

    我要提问
    预提问通道
    访谈实录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是2024年6月25日,星期二,欢迎来到淮安区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淮安区统计局作为区政府的重要部门,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统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收集、整理和提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为区委、区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服务。统计局的工作涉及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数据不仅反映了淮安区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的规划和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接下来,让我们期待统计局代表为我们分享更多关于淮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和分析。

    李 明:

    主持人好,亲爱的网友们和市民朋友们,大家好!真的很高兴能够在在线访谈栏目里与大家相聚。首先,我要代表淮安区统计局,对大家长期以来对统计工作的关注、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也特别期待能在这个平台上,听到大家的心声,了解大家的想法。我深知,每一位网友、每一位市民朋友都是我们统计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你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来说非常宝贵。所以,我恳请大家能多多分享你们对统计工作的看法和建议,让我们共同为淮安区的统计工作出谋划策。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监督我们的工作,帮助我们不断进步,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主持人:

    众所周知,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与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组成三大周期性全国普查项目,每五年开展一次。那么我区是如何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呢?已经开展到什么阶段了?

    李 明:

    自五经普工作开展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紧紧围绕普查主要内容、各阶段任务、标准时点,统筹谋划、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有力有序做好普查工作。目前五经普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试点前期准备阶段。成立区经济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研究制定普查工作计划和各项方案,购买普查物资,选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划分普查区,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动员。第二阶段为业务培训。对普查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在讲解普查报表各项指标的同时,着重对采集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讲解,做到有演示、有互动、有考试、有实操。第三阶段为单位清查阶段。1000余名“两员”按照普查流程进行“地毯式”清查,现场核对企业基本信息与经营情况,找全、查清、划准普查对象,并做好数据比对、查遗补漏等工作,确保单位清查不重不漏。单位清查我区共采集单位24866户、个体户74255户。第四阶段为普查登记阶段。普查登记分为一套表单位、非一套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一套表单位为全面普查,由企业直接在统计一套表平台自行填报;非一套表单位为全面普查,个体户为抽样调查,由普查员手持电子终端,利用企业微信小程序上门核实、登记、录入、报送数据。目前普查登记正处于数据、审核验收阶段,相关数据待上级验收、反馈之后再对外公布。

    网友:

    风景:淮安区作为工业强区,规上工业一直是重要支撑。淮安区当前规上工业发展有哪些特点?

    程 潇: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各种严峻挑战,淮安区工业经济承压前行,规上工业经济平稳发展,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可比价增加值同比增幅9.6%,较一季度高0.4个百分点。主要特点是:

    (一)小型企业支撑有力

    小微企业一直是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今年以来,小型企业对我区规上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显著,全区小型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8.3%,拉动全区产值增幅9.3个百分点。

    (二)超六成行业呈正增长

    4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涉及29个行业大类,其中19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超6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等5个行业贡献较大,实现产值同比增长34.6%,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贡献率超100%。

    (三)工业效益指标显著提升

    截止4月份,全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等主要效益指标较一季度有明显提升:1-4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1.6%,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1%,增速较一季度回升24.1个百分点。全区主要效益指标增幅逐步提升,有力推进了我区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网友:

    郁郁青青:除了工业,投资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淮安区当前投资的主要支撑是什么,投资结构如何?

    程 潇:

    近年来淮安区以“四大工程”为引领,树牢“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大力推进项目招引,得益于全区新招引重特大项目的落地推进,我区近三年以来投资呈平稳增长态势,以修正药业一期为主的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开工建设,为我区投资运行提供了强大动力,重特大项目已成为我区投资运行的核心支柱。

    今年以来,截止到6月初,全区在库列统96个重特大项目,合计投资总额超80亿元,占全区投资的比重约三分之二,其余投资主要是政府投资项目,以基础设施、安置房、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工程为主。今年还新签约了库比森轮胎百亿元项目,目前已经正式开工建设,还将为淮安区的投资提供强大助力,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从行业上来说,目前在库的268个中有217个工业项目,工业项目数量占比81%,农业项目占比1%,服务业项目占比18%。工业投资额占全部投资比重74.4%,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占比47.5%,我区工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开发区的重特大项目,涵盖高端电子设备制造、显示器件制造、电池储能、新材料制造、工业配件制造及半导体生产等多个领域。我区的投资项目主要以润阳产业园、昆淮智创园等工业园区为载体,承接中高端制造业生产,逐步形成电子产业集群,为全区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网友:

    流星:淮安区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情况如何?

    朱 斌:

    近年来,淮安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结构性改革,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

    2023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4.2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占比70.1%、林业产值占比1.3%、牧业产值占比12.8%、渔业产值占比11.2%、农林牧渔业辅助性活动产值占比4.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1.24亿元,可比增长4.3%,增幅位居全市第二。

    1、粮食再获丰收,连续七年增产

    2023年淮安区粮食总产量98.39万吨,较上年增加0.39万吨,增长0.4%,连续七年增产。全年粮食平均亩产493.9公斤,较上年增加1.94公斤,增长0.4%。粮食总播种面积199.22万亩,较上年持平略增。其中,夏粮总产量38.02万吨,平均亩产392.2公斤,总播种面积96.95万亩;秋粮总产量60.37万吨,平均亩产590.3公斤,总播种面积102.27万亩。

    2、蔬菜、瓜果产量实现双增长

    2023年,全区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54.02万吨,比上年增加1.70万吨,增长3.2%;全区蔬菜种植面积16.10万亩,比上年增加0.15万亩,增长0.9%。

    2023年,全区瓜果总产量4.99万吨,比上年增加0.31万吨,增长6.7%;瓜果种植面积1.51万亩,比上年增加0.02万亩,增长1.6%。

    3、主要畜禽产能充足

    2023全年生猪出栏54.38万头,比上年增加0.67万头,增长1.3%;全年牛出栏537头,比上年增加49头,增长10.1%;全年羊出栏1.84万只,比上年增加0.04万只,增长2.3%;全年家禽出栏766.45万只,比上年增加28.16万只,增长3.8%。

    4、水产品供应稳定

    2023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5.12万吨,比上年增加0.19万吨,增长3.8%;其中淡水养殖4.76万吨,比上年增加0.18万吨,增长4.0%。

    网友:

    七月流火:淮安区当前规上贸易重点工作是什么?

    张 阳:

    一是加大企业培植力度。新增企业是行业增长载体、是“源头”,各镇街要加大新增企业培植力度,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入库。一要抓紧摸排拟培植名单。加强“准四上”单位监测,进一步做好城市综合体内商户、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重点区域单位的摸排,依托现存批发重点企业,招引批发业领军型、头部型及其上下游产业落户,挖掘批发业增量。二要抓紧推动“个转企”。及时对拟转企名单更新,重点明确推进一批,涵盖超市、学校食堂、饭店等,明确时间表,定期跟踪进度。对企业注册、经营、纳税申报、收银系统建立等环节做好业务指导,争取尽早申报入库。三要抓紧推动零售业企业入库。做好零售市场主体筛查摸排,紧盯重点单位,如金鸡品客、郡主家、苏果超市、同心园,开辟“绿色通道”,依托区经济工作专班压实部门和镇街责任,全力以赴抓好零售企业入库工作。

    二是加强重点企业监测。主管部门要密切关注各行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运行走势。一方面要加强企业调研工作。对各行业在库重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尤其是数据呈下降企业,详细了解企业主营业务、经营现状及存在困难,力所能及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另一方面要做好销售额及营业额核准工作,批发行业关注与税务部门数据比对,及时查漏补缺;零售、住宿、餐饮行业对重点企业采取家家到政策,通过现场问询、收银系统、税务开票、微信支付宝银行流水等方式核准企业收入,确保颗粒归仓。

    三是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紧盯重点在建项目,加快项目落地速度,不断提升在库企业质态。文旅方面,重点关注河下古镇茶巷整治提升、施-罗著书处旧址修缮、“一眼望千年”古城遗址和古末口遗址、萧湖度假区等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优质企业入库,为零售及住餐行业注入新动力;现代产业方面,重点关注海棠未来城、美妆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建设,持续关注项目建设进程,推动星级酒店、网络电商企业及时入库,形成行业新增长点。

    网友:

    简木:统计上所说的列统企业指哪些企业,他们有什么标准呢?

    张 阳:

    列统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2000万及以上、营业执照中必须有相关工业行业的实体企业可申报入库;

    贸易列统标准

    1、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2、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3、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4、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服务业行业列统标准

    辖区内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

    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

    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建筑业一套表单位入库申报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具有建筑业企业资质,二是企业主营业务必须是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等。

    房地产开发业:具备《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可以作为房地产企业纳统

    网友:

    柚子树:今年我区用电量情况如何?

    程 潇:

    电网数据显示,1-4月我区全社会用电量为11.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2%。

    从三大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累计用电量0.12亿千瓦时,增长14.73%;第二产业6.06亿千瓦时,增长10.36%,其中工业用电量5.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2%;第三产业用电量2.16亿千瓦时,增长2.4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12亿千瓦时,增长12.63%。

    从十一大类别来看,1-4月全区十一大类别的用电量大部分呈增长态势,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电量增幅最高,同比增长35.0%,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6.6%,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6%,用电增长体现出贸易业稳中向好。

    工业用电量方面,1-4月我区工业用电量总计5.97万千瓦时,增幅10.92%,其中采矿业增幅8.98%,制造业增幅3.3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幅62.36%。制造业中专用设备制造、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业等行业用电量保持高速增幅。

    网友:

    心旷神怡:针对常住人口及城镇化率,区统计局是如何进行统计调查的,近年来我区常住人口是什么情况?

    张 阳: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制度,城镇常住人口、常住总人口指标在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年份由普查数据直接汇总取得,非普查年份由国家统计局组织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结合人口普查定案数据推算。2023年,我区人口变动样本抽样调查共涉及36个调查村,1440户调查户。

    202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73%,比2022年末上升0.94个百分点,同比增幅提高0.38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呈平稳下降趋势:2023年全区常住人口78.27万人,同比减少0.61万人,2022年全区常住人口78.88万人,同比减少0.68万人,年度常住人口稳定减少约0.6万人;城镇及乡村常住人口呈“一降一升”趋势: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为44.4万人,增加0.39万人,居住在乡村地区的人口为33.87万人,减少1万人。

    网友:

    空白格:我是一名农民工,我想了解目前我区建筑业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就业前景?

    程 潇:

    您好!淮安区建筑业稳定发展前进,截止2024年一季度,淮安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04.9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高2.5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1。淮安区在库资质建筑业企业138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6家,居民就业范围比较广泛,有利于就业工作。

    网友:

    九月雄鹰:请问当前全区服务业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重点工作由哪些?

    张 阳:

    1-4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7.74亿元,同比增长37.9%。分十大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59.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86.3%;房地产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0.4亿元,同比下降19.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6.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41.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0.1亿元,同比增长3.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0.8亿元,同比增长242.1%;教育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下降0.6%;卫生和社会工作累计实现营业收入0.2亿元,同比增长20.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0.3亿元,同比下降11.7%。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抓在库企业提质增效,提高竞争力。企业质效不高,直接影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在发展引导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强化职责,帮助企业找准提质增效的发展路径。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建立服务业企业帮扶机制,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发展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大政策引导和宣传力度,有方向有目标的合理利用各类政策资金,帮助企业不断释放发展潜力,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二是强化招商引资,提高较快发展支撑力。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树牢“生命线”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服务业较快发展的“第一动力”,尤其是在互联网服务、软件开发、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商务服务等具有发展潜力、符合服务业发展需要的新兴行业上加大招商力度,着力招大引强,促进好项目、大项目落地生根。

    三是强化服务指导,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深化服务业统计规范化建设。督促企业认真落实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的各项规定。健全企业服务业统计台账,规范数据生产流程与审核评估办法,强化源头数据质量审核。各镇街要“一对一”进行上门走访,了解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核实企业报表填报口径,确保企业数据实现应统尽统。同时,强化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提升全区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

    网友:

    旭日东升:淮安区当前全体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如何?

    朱 斌:

    人均可支配收入字面上来看就是指我们居民家庭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一个平均数,是多种家庭收入的总和平均,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主要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2023年,淮安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4170元,同比增长6.7%,根据数据显示,我们的入工资性收入是拉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最主要的动力,2023年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6.5%;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8.2%,增长表现最为瞩目,增速排名也是四项收入之首;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增幅相对平稳,增幅分别为5.1%、5.5%。

    从城乡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94元,同比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35元,同比增长8.1%。城乡收入差距尽管仍然存在,但是差距在不断地缩小。

    总的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表明了我们淮安区经济整体繁荣的情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场图文